庚子春节,本应举家团圆,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肆虐,让我们的世界嘎然“停摆”。为了打赢新冠肺炎防疫阻击战,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院广大医护学校友,以高度的责任感和自觉性,主动舍小家、为大家,坚守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第一线,奋战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为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
一、白衣执甲逆风行
疫情暴发,广大医务工作者义无反顾、逆行出征,在4.2万的援鄂医疗队伍中护理工作者占了七成,成为抗疫一线的中坚力量,她们用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感人乐章。这是以生命赴使命的热血担当,白衣天使一次次同时间赛跑,一次次从死亡线上挽回生命,不愧是最美的天使、真正的英雄,不愧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抗疫战斗中,医学院近300名校友听从祖国召唤,以高度的责任感和自觉性,奋战在医院、社区、乡村……,直面抗疫斗争第一线:他们是“党员呀,必须冲在前面”挺身而出的邓甜甜,“湖北是我第二个家,我要来守护她”坚韧无畏的何曼琪,“这是义不容辞的责任”舍小家、为大家的李慧丽,临危受命担任上海长征医院援助湖北省妇幼医院光谷院区医疗队副队长的赵秀兰……,也许我们还在脑海中搜索他们的名字,分辨口罩下一张张陌生又熟悉的脸,但我们知道他们是逆行而上、不计报酬的“白衣战士”。
邓甜甜:“党员呀,必须冲在前面”
邓甜甜是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院护理专业2015届的校友,毕业后在宜昌市第二人民医院工作。2020年疫情发生后,未经过家人及丈夫同意,她毅然请战奔赴前线,做出了“党员呀,必须冲在前面”的誓言。抵达金银潭医院后,邓甜甜负责刚刚由普通病房改造成的ICU工作,科室病人多、护士少,她主动要求接管科室最重的病人及最精密的抢救设备,协助医生给7例ECOM患者成功上机,平均每班分管4-5名危重症患者。她当班期间最多收治9名危重症患者。为节省防护服,她不吃不喝不出病房,经常在病房一呆就达十个小时,赢得了国家卫健委特派专家和联勤保障部队的高度认可,人民网、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中国妇女报、焦点访谈对她的事迹争先报道。2020年2月她成为宜昌市委、市政府首批嘉奖的一线工作人员,并受到省委组织部疫情防控工作通报表扬。2020年,邓甜甜被授予湖北五一劳动奖章。

何曼琪:湖北是我第二个家,我要来守护她
何曼琪,浙江台州人,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院护理专业2016届毕业生,现在为浙江省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护士。2020年1月27日加入了浙江省首批急危重症组驰援武汉,在何曼琪心中,湖北就是自己的第二故乡,当年一起学习的同学们也如同自己在异乡的家人一般,所以她一定要和他们一起共同奋斗,不辱使命。何曼琪在武汉肺科医院重症监护室里积极配合医生完成床旁行支气管镜、气管插管等高风险工作,并悉心护理危重症患者。援鄂56天,何曼琪所在队伍共护理危重症患者70人并得到肺科医院和上级主管部门的高度肯定,获得了“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集体”的称号,何曼琪被授予“全国优秀共青团员”称号。

李慧丽:这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李慧丽,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护理专业2005届校友,毕业后在长海医院口腔科工作,06年考取第一批非现役文职人员。2020年1月24日凌晨,当李慧丽刚驱车15小时赶到河南老家时,就接到医院要抽组医疗队支援武汉的通知。匆匆看了一眼一年未见的老母亲,放下哭着不让离开的儿子,就和爱人告别毅然订了最早班返回上海的飞机。疫情就是命令,她以奔跑者的姿态迅速投入到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若有战,召必回!舞台虽不同,本色永不改。她说这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只要祖国需要,她时刻准备着,义不容辞,勇往直前,为生命接力!

赵秀兰、雷锦宇、陈娟:总攻战疫,委以重任
2月17日,海军医科大附属长征长海医院等第二批援武汉的医疗队整装出发!他们是来自海军军队的医务工作者,海军军医大学的170余名医护人员。其中,医学院2004届护理专业校友赵秀兰被任命为副领队,2013届护理专业校友雷锦宇、2009届校友陈娟主动请缨,驰援湖北武汉,投身总攻战疫。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践行了一个医务工作者的初心,诠释了医务工作者的崇高使命和职责,用满腔热血和民族精神抒写家国情怀!

二、乡医密织“防疫网”
在全国共同抗击疫情的战斗中,有2897名乡村医生活跃在湖北宜昌广袤的农村,他们迎难而上,冲锋陷阵,为村民检测体温,做好返乡人员排查,筛查转诊发热病人,进行环境消杀,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健康宣讲,为慢性病患者配药上门,牢牢守住了农村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线。其中,由宜昌市卫生健康生育委员会委托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培养的“90后”乡村医生,他们虽然初出茅庐,但勇于担当,成为了农村战‘疫’的一支生力军,用责任与担当筑起乡村的健康“防疫网”。
代梦雪:只要村民都健康,我个人累点儿没什么
“不好意思,太忙了!”短短10分多钟连线采访,代梦雪3次被打断。这是她这一个多月来的工作常态——每天像快速旋转的陀螺,忙得停不下来。1996年出生的代梦雪,是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院2018届定向委培的乡村医生,也是仙女镇施店村唯一的村医,从大学毕业到村里上班,才一年多时间。
疫情管控,给慢性病患者买药带来不便。村民是啥病,用什么药,药量能吃几天,她都做到心中有数。“我现在是三方联络员。”代梦雪说,买药有一套复杂的流程:与病人家属沟通,通知镇卫生院发药,请村里代购员取药……“工作麻烦了些,这是非常时期的特殊举措。”代梦雪说,“只要村民都健康,我个人累点儿没什么!”

毕玉婷:刚参加工作就投入战斗
2020年1月,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院2019届定向委培的乡村医生毕玉婷才到仙女镇向巷村卫生室上班。“真没想到,我刚上班就遇到一场大战役。”1997年出生的毕玉婷没有犹豫,立即投身到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
“从武汉返乡49人,从宜昌返乡49人,从其他地方返乡80人……”在毕玉婷的记录中,返乡人员身份证号、年龄、职业、返乡时间、乘坐交通工具等关键信息一项不落。“如果是乘坐动车,要统计车次、座位号;如果是自驾,还要问清楚他在哪个服务区停留过。”60多天的忙碌与坚守,她从未退缩。

王紫涵:像一名战士上了战场
“穿上这身防护服,我就要冲锋在一线。”王紫涵1998年出生,是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院2019届定向委培的乡村医生,也是七星台镇卫生院最年轻的医生。
2019年9月,王紫涵大学毕业调配到肖家桥卫生室担任村医。因镇卫生院人手紧张,2个月后,他被派去增援。今年1月下旬,该镇卫生院陆续出现发热病人,其中3人被诊断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根据当地统一部署,住院部开设隔离病区,发热病人隔离治疗。“虽在学校经历了千百次实战训练,穿上防护服、走进隔离病区那一刻,我依然感觉自己像一名战士上了战场。”疫情防控阻击战全面打响时,职业的神圣感与自豪感,让这个小伙子浑身充满力量。

三、青春战“疫”勇担当
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党旗所指,团旗所向,疫情防控形势严峻之时,医学院青年团员积极响应团中央号召,立刻组织行动担当志愿者,用实际行动遏制疫情蔓延势头,在这场没有硝烟的疫情阻击战中贡献青春力量,让团旗在战“疫”一线高高飘扬。
李屹辉:我是一名医学生,现在正是需要我的时候,我一定要上,绝不会退缩
2020年1月26日大年初二,在接到实习医院抗疫集结号后,正在家休假的17级康复班学生李屹辉同学毫不犹豫地选择奔赴抗战疫情第一线,他主动请战到宜昌市高新区疫情最严重的地方,承担疑似病人的转运护理工作。转运工作之余他还主动加入了疫情防控义工团队,每天承担护送医务人员回酒店和为医护人员送菜、送药等工作,不分昼夜,坚守岗位,义无反顾地站在宜昌战疫最前线。

杨钰莹:疫情一天不退,我一刻不撤。
2020年2月14日,实习休假中的17级护理班杨钰莹同学主动申请加入到襄阳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志愿者队伍中。她不顾家人的担忧,来到襄阳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隔离病房三区担当志愿者工作。她每天穿梭在隔离病房的走廊,风风火火却又默默无闻,给病人量体温,静脉穿刺,抽血,消毒,发药,送饭,打开水,每一项工作都似乎微不足道,但于每一位病人,都是最温暖的安慰。

娄丽霞:这是我学医的初衷
2020年2月11日,18级护理班学生娄丽霞主动报名参加抗击武汉疫情的志愿服务工作,在医院配合医生对疑似人员进行初步诊断。她每天为疑似病患测量体温,打水送饭,为了做好自我隔离尽量杜绝病毒的传播,她一直居住在隔离点,直到疫情得以控制才回家。在志愿服务工作中,她深刻感受到一线医护人员的辛苦,在看到病人逐渐康复时,她更体会到发自内心的满足与快乐,她说参加这次抗击疫情的志愿服务,不仅是她作为公民的一份责任,更是她学医的初衷。

这些校友是医学院上万毕业生的代表,是祖国千万卫生与健康工作者中的一小部分。在国家的危难时刻,在人民急需的时候,他们用热血和行动践行着医者的初心和使命,守护着人民群众的健康和安全,展现了敬佑生命、大爱无疆的精神风貌和救死扶伤、甘于奉献的使命担当。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湖北代表团审议时提出“这次疫情既是一次危机,也是一次大考,而且是一次战争。我一开始就说,我们要打仗了,这是一场人民战争。”在这场战争面前,医学院广大校友向党和人民提交了一份合格的答卷,他们用不懈的努力、汗水甚至生命,证明了自己对祖国和人民的忠诚,证明了自己能够扛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
(本文由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