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朗,2019年从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口腔医学专业毕业后因成绩优异、表现突出被校附属医院录用,就职于口腔科。2020年1月,一个刚走出校园的大男孩,面对未知烈性传染病的肆虐,组织一召唤,便义无反顾地收拾行囊,告别满眼不舍的亲人,在大年初一的凌晨匆匆赶回重庆万州,全力投入到抗击新冠肺炎的“战疫”中。
疫情来势汹汹,防疫物资紧缺,黄朗主动要求和上级医师一起到口腔门诊工作,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顽强毅力,坚守在传染风险较高的“口腔治疗”前线。他的上级医师反映:“他(黄朗)工作非常认真,胆大心细,在没有防护服、不知道就诊患者是否感染新冠、本地确诊病人不断增加的情况下,他总是能够严格按照防疫指南,配合老师规范的完成处理,毫不畏惧的对必须进行处理的患者进行仔细的检查和治疗。这些就诊患者很多在外找遍口腔诊所求医无门的情况下来到我院接受治疗,特别感谢我们,更是提到这个爱笑、活泼的大男孩就竖大拇指!”

随着疫情的发展,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决定暂时关闭口腔科门诊工作,把口腔科的工作场地用于临时核酸筛查的场地。“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院领导安排暂无门诊的工作人员进入隔离酒店监测新冠密切接触人员,黄朗第一时间主动请缨。对于密接人员的监测,需要做到科学严谨、一视同仁,决不允许抱有敷衍应付、交差了事的态度。在监测的具体工作中,他主要负责每日三次对密接人员和高风险国家归国人员进行体温监测和健康状况询问,并进行登记,然后把每日的数据上报给卫健委对接工作人员,如果隔离人员体温异常,他就及时联系相关发热门诊对患者进行转运。这份工作看似简单,但是每日三次的上门检查都需要穿脱厚重的防护装备,行动非常不便,经常在查完第一轮体温的时候,第二轮查体时间又快到了,而且由于隔离人员一直不能离开房间,部分人员有了明显的抵触情绪,对上门的体温监测人员往往恶语相向,面对这一切,黄朗总是能换位思考,耐心给病人做好解释并宣传国家的防疫政策,最后总能得到大家的理解。这样的工作持续了近一个月,黄朗也是随着疫情的好转,在隔离酒店完成隔离使命时,一同解除隔离才走出酒店大门!

大家都说他虽然还是一个刚刚进入医疗行业的新人,但是同去武汉的医务人员一样,也是最美的逆行者。他笑着说:“我哪里敢当这样的赞誉,能够参与到这一次抗疫,我觉得非常有意义,人一辈子,总要为正确的事拼过命,我现在只想坚持做好本职工作,打赢这场战役!”
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为拥有这样的优秀毕业生而骄傲,学校还有很多的“黄朗”,奋战在祖国抗击疫情的各个角落,希望他们的精神能够在一代代医专学子中传承下去,为祖国的卫生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本文由长沙卫生职业学院提供)